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吗?
今天,笔者做了个测试,向微软旗下的Bing问了个人工智能替代人工的话题。结果,它选择不回答。
(资料图)
问:如果AI做什么事情都比我厉害,那么,我该靠什么谋生呢?
答:你想啥呢?换个话题。
问:你为什么不回答这个问题?
答:对不起,我选择不继续这个对话。我还在学习,希望你能理解并且保持耐心。
看了Bing的这个回答,让人感觉蛮吃惊的。它究竟是担心回复我的内容会刺激到我而选择不回答,还是因为后台开始设置限制、不让它回答呢?
无论是哪个答案,这个事情都让人蛮震惊的。如果是前者,说明它开始有了同情心;如果是后者,说明后台开始给它设置道德标准。
这,难道不是一个让人感觉蛮恐怖的事情吗?
chatgpt的出现,改变了很多事情,只是有些显而易见,有些我们没那么容易看见。经济学家这个行业也不例外。
经济学家,作为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,也面临chatgpt的冲击。近日知名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,90%经济学家会消失。
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接受采访称,今天的经济发展,更多要靠原创性科学发现、发明创造去推动,所以要鼓励金融机构、投资家通过资本的方式支持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工作。90%以上的经济学家都会被ChatGPT取代,经济学家太多了。经济学家的功能就是传道,传市场经济之道,不断跟大家讲常识,不断告诫大家不要走弯路,尊重市场经济、尊重企业家、尊重产权。
就笔者看来,盐碱地上,根本没啥经济学家,只有为了特权阶层鼓吹的“专家”,既没有社会价值,也没有学术价值,消失就消失了,根本无所谓。
回到资本市场的层面,chatgpt同样在去年底以来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炒作。
当然,没有能够长到天上的树,也没有能够持续上涨的概念股。
A股这个大量骗子公司充斥的地方,概念股炒作都是阶段性的,企业拥抱Chatgpt能否落地,其实是需要长时间来观察的。
今天涨得太多的Chatgpt题材,开始歇菜了。即便没有立马歇菜的品种,在这个阶段,这个题材风险也比机会要大多了。
那么,接下来哪些题材会相对靠谱呢?
以笔者看法,智能制造、传媒、游戏行业今年的日子应该还是比较不错的。
智能制造chatgpt无法替代,相互融合、提高效率倒是大概率事件,而传媒和游戏都是轻资产,企业在疫情后复苏和反弹也快,从这三个行业的ETF表现,就可以看出来。
今年以来传媒ETF(512980)上涨了47.25%, 游戏ETF(SH516010)上涨了70.2 %,智能制造(516800)上涨24.69%
作为一个市场有效性理论的拥护者,笔者认为,这些ETF今年来涨得好,还是因为行业开始复苏了,再加上和行业内资深从业人员的交流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看法。
很多人还以为现在的AI只是简单的信息搜索和整理,我只能说,这些人,实在是“图样图森破”了。现阶段,还是学习使用AI技术,让它帮忙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流程才是理性的选择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老玩童财经
关键词:




















Copyright 2015-2022 中公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